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吉林领跑中医医考改革

2016年09月19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截至目前,吉林省三个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全部获得批准,率先完成中医类别考生全部在国家级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考试的工作目标——

吉林领跑中医医考改革


时间:2016-09-1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晓峰 赵一橦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授予19家单位“中医类别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称号,吉林省四平市卫生学校位列其中。2015年,全国评审合格基地11个,吉林省就占了两个:吉林医药学院和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至今吉林省三个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全部获得批准。吉林省率先完成中医类别考生全部在国家级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考试的工作目标,在推进医考改革中被公认为全国领先。

  整合资源 合并考点

  多年来,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类别医考工作纳入每年的省政府工作部门绩效计划中,确保医考工作安全、规范、公平、有效。与吉林省卫生计生委联合组织召开全省医师资格考试工作会议,对医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并与考点签订目标责任书,从而使各级中医药管理局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确保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2014年,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类别医考工作进行全面改革,保留了历年来通过率较高、组织规范的3个考点(长春、吉林、四平考点),承担着9个地区考生的报名资格审核、实践技能考试、综合笔试、医师资格证书发放等全过程的考试任务。经过整合资源,优化考试条件,医考工作实现了 “一升两降”的预期工作目标,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与综合笔试通过率之差持续缩小,综合笔试雷同率逐年降低,综合笔试通过率不断上升。

  统一执考 消除差异

  今年7月14日,吉林省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中,实现了“强化队伍建设、统一执考标准、消除区域差异”的工作目标。

  今年吉林省3个考试基地中医类别实践技能考试的通过率最高与最低之间仅差1.7%,避免了考试基地之间地域差异。为推进医考改革,逐步实现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一年多考”奠定了坚实基础。

  几年来,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结合实际,独辟蹊径,走出一条“联合组织、单独管理、分级负责”的建设和管理路径,完成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

  强化管理 考生“过关”

  基地建设之初,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认识到,考试基地建设是加强中医医师队伍建设,是解决中医药事业有人干、有人信的重要环节。应立足人民健康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强化责任意识,构筑坚实的考试安全防范体系。

  过去,吉林省进行医师资格考试都是临时借用考场,组织人员,工作显得很忙乱,考生通过率低,在全国排名不高。

  面对这种状况,吉林省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专项经费70余万元,用于中医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建设,确定了3个省级中医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承担全省中医类别考试任务。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考点购置了身份证识别仪、指纹识别仪,安装监控系统等设备,制定相关考试制度。依据《考试基地建设标准》,对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建设情况进行评估验收,颁发“吉林省中医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牌匾。

  为确保考试基地规范化,吉林省遴选一批中医理论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医德医风良好、责任心强的考官,共453人,其中主任医师职称的140人,副主任医师职称的218人。建立考官考核机制,在技能考试中对考官执考情况予以考核,考核不合格的考官不再聘任,实行动态管理。

  规范化的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科学决策,考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满意的效果,考生通过率提高,考生受益。2015年,综合笔试通过率51.7%,比2014年上升5.5个百分点。

  杜绝舞弊 督导考核

  2015年,考区建立考生学历证书样式数据库,在学历审核过程中实施对比,提高审核效率。在考区复审过程中实行双人联审签字制度,做到每名考生的报名资格审核情况都可以倒查到具体负责人。

  实践技能考试实行“双盲”管理。即考生被随机分组,由考务管理人员负责核对、保存考生信息,考官见不到考生的任何个人信息,避免考官打“人情分”现象的发生。

  在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期间,巡考组由局领导带队,对全省各中医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建设、保密室设置、考试流程、考务管理、综合笔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形成考试评价与反馈制度。把考试作为一种常态化管理,对教育效果、人才培养进行评价,定期反馈考试结果,督促教育机构,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