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中医药为丝路国际文博会添彩

2016年09月21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中医药为丝路国际文博会添彩

30多个国家的嘉宾参观和体验中医技能


时间:2016-09-20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作者:郑访江


  中国中医药网讯(郑访江)  9月20日,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省敦煌市开幕。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5个国际组织的95个代表团参加本届丝路文博会,包括各国政要、驻华使节、专家学者、参展商共1500余名代表云集。

  作为大会医疗服务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甘肃中医药文化和特色技能亮相本届国际文化盛会。从9月17日起,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省中医院就在中医技能展示与体验馆设立了名中医馆、中医古籍文化展区、中药饮片展区、传统中药制备区、院内中药制剂展区、名贵和道地药材展区、藏药展区、足疗保健产品区、外治疗法展示区、中医特色疗法体验区、养生药茶品尝区、保健药酒品尝区、药膳食疗品尝区、真气运行演示区等,为前来参会的外宾和嘉宾提供了丰盛的中医文化盛宴。

  在中医古籍文化展区,由甘肃省中医院、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组织撰写的中医文化书籍成果丰硕。展出研究敦煌医药文化的专著《敦煌医药文献真迹释录》、《敦煌医学文献研究集成》,皇甫谧针灸文化的专著有《皇甫谧研究集成》,研究武威汉代医简文化的专著有《武威汉代医简研究》、《武威汉代医简研究注解》、《武威汉代医简研究集成》、《武威汉简医方今用》,研究本地中医学文化的其他专著有《甘肃古代医学》、《刘一明医学全书》、《陇上中医传承集》、《京帮青囊存珍集》、《甘肃药膳集锦》等。

  本届大会共展出名贵和道地药材26种,常用中药饮片共188种,院内中药制剂30余种,藏药10余种,药茶6种,药酒8种,药膳10余种,足浴包5种。展区还设有传统中药水丸和大蜜丸制备演示区。外治疗法展区由针疗区、穴位贴敷区、灸疗区、烟疗区、推拿按摩区、除痧拔罐区、衣着疗法区和各类治疗器械展示区8部分组成。中医技能馆共设体验床20余张,展示陇中蟠龙灸法、热恿疗法、花式条打法等独居甘肃地域特色的中医技能10余种。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言顺,副省长夏红民,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刘立军,省政协副主席栗震亚等前来中医技能展示与体验馆参观指导或体验。

  截至9月20日13时,前来甘肃省中医院中医技能展示与体验馆参观和体验的有法国、俄罗斯、乌克兰等30余个国家的文化部部长、艺术科学院院长,以及中外参会嘉宾共360余人次。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表示,在本届国际盛会的医疗保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旨在促进甘肃中医药文化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各地,并面向世界各国宣传和推广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更好地为世界人民健康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