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6年09月27日
河南新密有座“天然中医药博物馆”
学者支招岐黄文化旅游定位
时间:2016-09-2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晓华 胡晓军
在河南省郑州近郊新密,中医药文化资源丰富,经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的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与文物整理研究项目组论证,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被称为“天然中医药博物馆”。
“新密的岐黄文化景象随处可见,文明遗迹星罗棋布。” 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许敬生与他的同事、学生们在考察后写道。
郑州的“卫星城”新密市地处中原腹地,曾有两大药材交易市场,洪山庙遗址旁的“一道沟”古药市遗迹犹在。方沟村和槐树岭交界处的岐伯山是一处天然的草药生长基地,各类植物药达100余种,山上有岐伯泉、岐伯墓,山下有岐伯庙和岐伯洞,周边有养老湾、龟山等地名传说。
近十几年来,新密一直想把岐黄文化变成旅游资源,探索打造“岐黄文化圣地”项目工程。黄帝文化研究会、古都学会、溱洧文化学会等民间学术团体相继涌现,岐伯相关遗迹、黄帝宫已初步开发。2011年,“岐黄文化园项目”被列入十二五《郑州市经济发展规划草案》。
许敬生一行从学术角度给新密市开发中医药旅游提出建议。他们认为,新密的“岐黄文化”具有独家性。设计旅游方案时,应以特色景点为依托,将史前文化可视化,如制作影像资料甚至三维动态影像等。
他们提出,在岐伯山下可设道地药材博物馆、《黄帝内经》宣讲坛,还可设各类养生主题馆,把诸如失眠、焦虑、脾胃虚弱、肝火旺盛等编进不同“病种”体验馆,由专人讲解示范,教会游客用一些中医常见推拿手法、穴位按摩来治疗、缓解症状。
黄帝宫旁可设主题馆,把钻燧取火、煮茧抽丝、骨针缝兽皮、手工制陶器等史前生活场景变成可参与的体验馆。同时,择地建道地药材博物馆或春夏秋冬药馆。在药馆种金银花、铁棍山药等普适性药材,游客们既可采摘选购,也可就地加工,回去还可馈赠亲友。
近几年新密市召开了几次大型的文化学术会议,与会者对新密的文明史印象深刻。专家们认为,让这些文化焦点绑定在公众视野中,对发展城市的中医药文化品牌、普及推广中医药文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