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7年03月26日
北京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基地5年成果突出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大受欢迎
时间:2017-03-2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海霞
3月22日,“北京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基地成果总结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纲要研讨会”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等参与研讨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
屠志涛指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大力推进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特别是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充分发挥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智库作用,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作品的开发和校本课程教材的实践应用,提高中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信任和使用。
北京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基地负责人梁永宣介绍,北京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基地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支持下,5年来聘请了36位业内外、多学科专家,举办了35场人文和中医药文化科普讲座,受到广泛欢迎。为推广中医药文化,基地专家在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国家图书馆等进行科普讲座,发表多篇中医药科普文章并出版书籍,与主流媒体、大型企业、文化公司、社会团体等合作创作中医药动画文稿、大型纪录片脚本等。
自2009年开始,基地专家在北京市丰台二中开展“生物与中医”课程实践及高中生中医类研究学习,使中医药文化融入基础教育。在北京市和平里第四小学策划中医药进小学系列活动,举办中医药知识小竞赛,让孩子们了解身边的中医药文化。在北京第十一中学开设“中医书院校本课程”,向中小学生传授中医药文化,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徐安龙表示,北京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基地主要成员多年前就开始创作中医药科普读物,很多作品连续3年在北京地坛中医药文化节展示,有些已成为国家中医药改革试验区推广读物。他们在开展中医知识进校园活动上也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举办中医药文化校本课程的中学,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明显增多。
北京、山西等地多所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经验。《青少年中医药文化试用教材》系列作品签约仪式同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