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百姓对中医药有了更多获得感

2017年04月09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两年来,吉林省共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380个,县级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6个——

百姓对中医药有了更多获得感


时间:2017-04-0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许守年


  近日,吉林省将再建6个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纳入2017年全省民生实事。届时,吉林省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将达12个,加上已建成的380个中医馆,该省中医药服务将覆盖全省市州、县(市、区)以及乡镇,基层百姓获得中医药服务保障将进一步强化。

  中医馆成中医药服务主阵地

  2015~2016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该省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项目资金共计4248万元。吉林省按照每单位10万元和20万元标准进行补助,共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380个,覆盖全省9个市(州)61个县(市区)。其中乡镇卫生院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273个,占全省乡镇卫生院总数的3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107个,占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的54%。

  建成后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面积累计达到65230平方米,比建设前的34937平方米增加了30293平方米,提高了46%。2015年建设的203个中医综合服务区的中医门诊人次达到78万人次,比上一年度的62万人次增加了16万人次,提高了25.7%。2016年建设的177个中医综合服务区的中医门诊人次达到35.5万人次,比上一年度的31万人次增加了4.5万人次,提高了15%。

  2016年12月27日,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发改委等7部门印发的《吉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在实施“十三五”提升工程中,要提高基层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并指出,到2020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5%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在“十三五”期间有明显提升,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量比例力争达到30%。吉林省逐渐将基层中医馆打造成为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

  探索融合养老发展新阵地

  2016年,为探索中医与养老融合发展路径,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承担建设6个县级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项目,并被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积极探索为区域内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

  截至2016年10月底,吉林省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诊疗服务面积、病床数、诊疗人数及非药中医技术干预诊疗服务量,同比上一年分别提高269%、225%、209%和396%。

  项目运行一年以来,取得五项成果,一是优化了群众诊疗环境,科室服务流程更加规范,中医药健康管理特色优势更加突出,全面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二是加强了队伍建设,有效缓解中医药人员匮乏问题。三是拓展了服务领域,推动中医院与区域内养老机构合作。四是加大了资金投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五是扩大了舆论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总结上一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17年,吉林省将进一步加大探索力度,再建6家县级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争取在2020年,在全省县级(二级)公立中医院中,全部完成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建设,将这项民生实事做细做实,使老年中心成为探索融合养老发展的新阵地。

  全面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

  此外,吉林省也开始通过多条途径全面推进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

  2016年,吉林省在市、县建设5家中医康复科,累计投入专项经费260万元,其中3个项目建设单位自筹配套金额76万。项目单位康复科诊疗服务面积、开放病床数、诊疗服务量同比上一年提高238%、176%、146%,访谈接受诊疗服务患者满意人群215人,满意率达到100%。

  在创新中医药科技项目立项模式中,吉林省设立重点项目、普通项目、自筹项目及委托项目等多种形式,向基层、青年进行立项倾斜,有效地推进了全省中医药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在开展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中,以慢病管理为突破口,以医联体为载体,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目标,加快分级诊疗服务模式试点实施。

  在实施家庭医生签约诊疗服务,促进中医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面向区域群众共同提供中医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