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政策法规 >> 中医法规

《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印发

2017年06月22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印发:建协同高效开放的科技创新体系  


 
2017-06-13 15:21:47 出处: 作者:


 
         近日,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印发《“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立更加协同、高效、开放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解决一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突破一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构建更加符合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特点的研究模式和技术体系,显著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的能力和中医治未病的优势。

        规划明确,传承、丰富与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系统整理、挖掘和传承100位知名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建设1500种中医药基本古籍文献数字与资源信息库;提升8~10种重大疾病和3~5种疑难病中医药疗效水平,开发一批中医治未病技术并推广应用;提高中药资源保障水平和新药研发能力;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形成不少于50项药典标准和100项行业标准,完成5~10个中成药品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药品注册,建立一批中医药研究中心与联合实验室,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制定一批民族医特色诊疗技法技术标准,建立10~15种民族医临床诊疗方案与指南,建立民族药资源数据库、民族药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等平台等。

        规划提出了发展前沿关键技术与创新方法、深化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提升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水平、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促进中药资源保障与价值提升、加强中药研发技术和产品开发、推进中医药标准化与国际化、加强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构建中医药创新网络与支撑体系九项重点任务,前沿关键技术与创新方法、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等31个专栏。

        其中要求,加强系统生物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前沿技术与中医药的深度交叉融合。建成并发布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数据库,聚焦持有人(保护主体)认定、保护来源披露、惠益分享等关键问题,在知识产权制度整体框架下推动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完成6~8个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成熟方案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建立6~8个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循证指南,初步阐明其疗效机制,并进入高级别的临床指南。围绕健康状态中医辨识评估、疾病风险预测预警、健康干预等治未病核心环节的关键技术,借鉴现代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的成果,充分利用信息学、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提升中医治未病的能力和水平。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和动态监测为基础,全面提升中药资源信息化水平及种质资源保护能力。明确200~300种常用中药的潜在毒性物质和机制,建立潜在毒性物质相关数据库,开展50~70种常用有毒中药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安全性评价研究,开展30~50种常用中药注射剂的致敏物质筛选、鉴定、控制、风险评估等研究。

        为保障实施,规划提出了统筹协调、多元投入,完善政策、构建体系,人才培养、学科融合三项措施,要求建立中医药科技多元投入渠道,引导地方政府、企业、社会机构等多方面的力量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完善符合中医药特色与规律的中药新药审批标准和管理办法。建立以知识价值、科研能力、创新成果和应用发展为导向的多元化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配激励机制,鼓励中医药科技人员创业,健全科研人才双向流动机制等。


文:中国中医药报记者赵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