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上海欲重拾生物医药领先地位:明确发展现代中医药等四大方向

2017年08月30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上海欲重拾生物医药领先地位:明确发展现代中医药等四大方向


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2017-08-30 来源:澎湃新闻


      8月30日,《上海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发布,明确到2020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保持全国领先地位,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800亿元以上,基本建成亚太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端产品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外包与服务中心和具有配置全球资源能力的现代药品流通体系。

      生物医药产业是《“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五大10万亿元级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促进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在上世纪90年代长期保持全国医药工业第一的位置,而在近些年全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中,已滑落至国内中游水平。

      如今,上海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领头羊”地位不复存在,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缺乏龙头企业、创新成果大量外流、研发投入不足、产品进医保难等。因此,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亟需加强政策指导,进一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发展、鼓励创新和成果推广。

      根据《上海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上海市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抓住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历史机遇,建设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等科技基础大设施,实施国际人类表型组等重大科学计划,推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和临床研究功能型平台建设。

      上海市将聚焦优势重点领域,建设国际知名的高端生物医药产品制造中心,包括优先发展生物制品、重点发展医疗器械、持续发展化学药物、促进发展现代中医药四大方向。

      同时,上海市将培育新兴产业业态,建设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和健康服务示范中心,包括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在自贸试验区试点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委托上海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产品等。

      上海市将打造医药链供应高地,建立具有配置全球资源能力的现代药品流通体系,包括开展建立国际医药交易中心可行性研究,支持建立智慧医药供应链示范企业和创新示范基地,完善全程可追溯医药供应链追溯体系等。

      此外,上海市还将加强配套和质量体系,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转型和健康发展,包括推进智能化生产和建设示范,强化医药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引导产业在有关区集聚,推动制造业向生物制药、高端制剂和高端医疗器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