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7年11月25日
桂从友大使在中瑞2017“一带一路”针灸中医药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2017/11/25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大使馆
医药产业关系国计民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瑞典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健康基础设施,拥有众多国际知名的医药企业,在医药相关的科研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中瑞在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前,当时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就从中国得到并深入研究过大黄、紫薇等药用植物。1991年,瑞典第一所针灸专业学校成立,26年间与中国的大学共同培养了数百名针灸师。2016年,国际针灸医师考试在瑞典首次举行,标志着瑞典针灸行业将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对针灸相关的各项标准和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强调“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促进与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中医药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沿线国家解决医疗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满足沿线各国发展民生的普遍需求。随着中医药融入国际医学体系的步伐逐渐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存在巨大潜力,能够为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拉动经济增长贡献力量。
着眼未来,中西医应当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实现共赢。此次大会,两国医药界人士将就针灸中医药理论、实践、科研和行业标准等方面充分交流。相信随着交流的深化,必将推动中瑞医药合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