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发挥中医药优势,服务人民健康

2018年03月20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发挥中医药优势,服务人民健康

2018-03-19 呼怡媚


  社区中医全科医生应当积极贯彻十九大精神,拥护医改,积极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投身分级诊疗模式的探索和开展,将中医药技术方法,将中医“大医精诚”的精神充分融入社区医疗,融入家庭,使社区居民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健康服务。


  每一位中医人应当担负起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任,树立起国人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中医全科医生就是社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是中医药文化的星星之火。开展居民喜闻乐见、内容丰富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让他们了解中医、认可中医、相信中医。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具体到中医药行业,报告指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这是为中医药服务人民健康提出了新要求。


  社区是落实国家战略举措、方针政策,推进国家重大工作的前沿阵地,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作为一名社区中医全科医生,我思考,我该怎么做?


  做好居民健康的守护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基本原则,运用中药、针刺、艾灸、推拿等多种中医药技术方法,多管齐下诊疗社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为社区居民健康提供更多的技术方法和服务模式。学习传承中医药技术方法,将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中持续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技术,发展自己的特色病种、优势病种。中医适宜技术是社区中医全科医生对抗疾病、守护健康的有力武器,通过传承推广,使武器不断升级,有力保障居民健康。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同时作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指示,社区中医全科医生应当积极贯彻十九大精神,拥护医改。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是防治慢性病、多发病的前沿阵地,中医全科医生应当义不容辞,首当其冲,发挥优势,做好居民健康的守护者。积极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投身分级诊疗模式的探索和开展,将中医药技术方法,将中医“大医精诚”的精神充分融入社区医疗,融入家庭,使社区居民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健康服务。同时中医全科医生也要做到中医、西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充分发挥中西医优势,为社区居民健康提供多方位保障,为解决社区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做好治未病理念的践行者


  社区中医全科医生应当以中医治未病服务为窗口,首先通过科普的形式将中医学“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等中医养生理论和中医养生观传递给社区居民,并且参与社区中医健康管理,通过中医体检、中医体质评估等方式使社区居民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认清自己的体质,通过指导让社区居民学会自我养生保健,改善自身健康,从而预防、控制疾病,发挥中医在社区预防保健工作中的独特优势。中医治未病服务应当是医生指导为主,医生居民共同参与,干预方案个体化。这样的服务给中医全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不仅要了解居民的身体状况,还要充分了解他的生活方式、家庭背景、工作环境等,才能制定出合理的、便于实施的个体化干预方案。


  中医治未病思想是古老的,中医治未病学科体系的建设是我们每一位中医全科医生努力的方向,这种学科体系可以彰显中医学的学术优势,为基层中医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做好社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定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一位中医人首先要坚定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中医药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每一位中医人应当担负起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任,树立起国人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中医全科医生就是社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是中医药文化的星星之火。


  我们的文化宣传阵地不仅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还要延伸到居委会、学校、办公楼,以中医药健康知识展板、宣传栏、健康教育处方、健康讲座、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用朴实的语言和文字、生动的图画,开展居民喜闻乐见、内容丰富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吸引居民们共同参与,让他们了解中医、认可中医、相信中医,让居民们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去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这是中医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医药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站在新的起点眺望新的征程,我们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对中医药工作提出的明确任务和深层次要求,把准中医药发展的新时代特征,抓紧机遇,立足岗位,努力奋进,砥砺前行,将社区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