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发平台 >> 研发动态

靶向药研发添新工具,我国攻克多肽成环难题

2018年05月08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靶向药研发添新工具,我国攻克多肽成环难题


原创 科技日报

2018-04-08 16:03:37


科技日报记者孙玉松 通讯员吴军辉

 

 

       记者今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弓教授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强力环状多肽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方法,让困扰化学界多年的“高难度多肽成环”反应实现了高效、可控。作为环肽类分子合成化学领域重要突破,该研究还为多肽类药物开发提供了一种新颖设计“工具”。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国际知名学术刊物《自然·化学》上。

     据介绍,与传统的小分子化合物相比,由多种氨基酸单元串联而成的多肽类化合物在构建体积更大的分子构架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已知的环肽类化合物具有包括抗肿瘤、抗HIV、抗菌、抗疟、安眠、抑制血小板聚集、免疫抑制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既有研究表明,让链状的多肽“成环”可以在结构坚固性,细胞跨膜性,代谢稳定性等多个方面显著提高多肽的成药性,而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环肽的合成化学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很大局限,如何让这些“大个头”的多肽分子“定形”为理想的三维结构(环肽)并具有良好的药理性质还有着巨大的挑战。

     受 环肽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启发,陈弓团队通过金属催化对链状多肽底物上原本非常惰性的烷基碳氢键进行选择性活化,并和带有碘取代的芳香氨基酸侧链进行分子内偶联从而生成了各种环状产物。该方法把钯催化烷基碳氢键的活化反应巧妙地运用在复杂多肽的合成中,能“驯服”很多难以成环的链状多肽前体,让它们“乖乖”地关环。由于该方法采用了非常规的“碳氢键活化”合成策略,方法简洁、高效,底物适用范围广,不仅克服了长期困扰“多肽成环”反应的底物依赖性,还可高效制备了具有独特“苯环支撑架”结构的三维环肽骨架,为构建体积各异的环肽化合物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通用途径,也为发现更多具有良好先导药物活性新型环肽化合物,推动靶向多肽药物研发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