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杏林寻宝挖掘民间中医药十年

2018年11月12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杏林寻宝 | 杏林寻宝挖掘民间中医药十年,数百项特色疗法临床应用惠及百姓

广东省中医院<更多内容2018-11-09 19:11:14

初心的形成也许很简单,但是它的完成却是一个很艰苦,而且很漫长的一个过程。

今年,旨在挖掘民间中医药特色疗法和适宜技术的“杏林寻宝”活动已经走过10年征程,2009年,广东省中医院在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支持下,启动了“杏林寻宝”活动,广邀有一技之长、掌握特色疗法的名家能人到现场展示交流。“杏林寻宝”活动成为了全国挖掘中医药特色疗法的著名品牌,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持宝人前来主动献宝,也成为了医院挖掘中医特色疗法的重要渠道,以及抢救散落在民间濒临失传中医绝活的有效途径。 

11月8-9日,“第十届杏林寻宝——中医药特色技术演示会”在羊城上演,在举办十周年之际,会议总结回顾了10年寻宝路。本届寻宝延续以往九届演示会的精彩,挖掘特色疗法的范围甚至扩大到了海外,除了8日下午有针法、砭法、手法、诊法、功法等7种中医特色绝技登台亮相,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院柳长华教授作为嘉宾点评了所有疗法。9日还举办了脉法论坛和颈椎病防治论坛,因为有越来越多的特色疗法来献宝,杏林“聚宝盆”熠熠生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常务副省长钟阳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司长苏钢强、医政司司长蒋健、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范吉平,中国中医药报社总编辑王淑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主任王思成,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庆锋,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李梓廉,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党委书记翟理祥等领导出席了活动。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致辞

吕玉波院长表示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广东省中医院就开始了寻宝工作,到处寻找和挖掘安全有效的特色疗法。2009年,广东省中医院在中国中医药科技交流中心、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支持下,启动了“杏林寻宝”活动,广邀有一技之长、掌握特色疗法的名家能人到现场展示交流。此后,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走过十年的征程我们要向这些一路走来为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而奋斗的人们致敬!向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领导者们致敬!走过十年征途,坐下来总结,是为了整装再出发,走向更高、更强、更远,为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发挥到极致而不懈地努力!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庆锋致辞

徐庆锋局长表示,广东省中医院一直致力于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探寻和梳理,在中医古籍整理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不辞辛苦走到民间,搜寻散落在民间的各种中医技术和单方验方,通过抢救、挖掘、保护、整理、研究、推广这些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打造了“杏林寻宝”这一中医药品牌活动,影响深远希望广东省中医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在我省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继续勇当排头兵,让中医药事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群众健康,为实现中医药强省,助推卫生强省,建设健康广东贡献力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致辞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表示,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广东中医药发展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全国作出了示范,特别是广东省中医院,这些年来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通过现场观看第十届杏林寻宝活动,有三点体会: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事业非常关心,多次指示批示要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广东省中医院在吕玉波院长的带领下,在十年前就超前开始把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进行挖掘,并加以传承、应用、推广,让患者得到了享用,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贡献。

第二,十年来,广东省中医院走遍全国寻访了300多项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上台演示100多项,引进推广50多项,并出版了专著,举办培训班,同时还请医务人员拜师学习献宝专家的绝活儿,使我们的民间特色技术疗法得以传承,惠及百姓。十年坚持不易,广东省中医院把中医人该做的事情做得很好!

第三,目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我们中医人更应该把该做的事情进一步做好。要突出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治疗重大疾病中的协同作用,以及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同时,要把民间的特色绝活整理好、规范好、推广好,希望徒弟们把老师的特色技术疗法好好传承下去,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好保障。

▲《杏林绝活——中医药特色疗法操作规范》一书的首发仪式

广东省中医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向广东省中医院医务人员代表、协作医院代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代表赠书

▲广东省中医院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8日同时举行了“第十届杏林寻宝技艺传承拜师仪式”,省中医院的数十名弟子向杏林寻宝的专家们献上拜师贴、叩拜恩师,矢志弘扬中医药特色疗法。

▲弟子向杏林寻宝的专家们献上拜师贴

叩拜恩师

数说杏林寻宝

数百项特色疗法在临床推广惠及于民

中医药源远流长,医学著作浩如烟海,医学发明灿若星河。

“作为中医人,我们一直有这样一个中医梦,就是要充分挖掘、整理、发展中医药宝库,淋漓尽致地发挥它们的作用,让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吕玉波表示,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我们就开始了寻宝工作,到处寻找和挖掘安全有效的特色疗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科技交流中心站在全国的高度,给我们推荐了许许多多‘一招鲜’的特色疗法,并于2005年授予我们全国第一个‘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从此,这项工作纳入了国家的层面。我们更加系统、全面、深入地开始了大江南北中医特色疗法的寻宝历程,并专门成立传统疗法中心,承接寻回来的宝,数百项特色疗法应用到临床中,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高疗效的中医药服务,并逐步将医院打造成为中医特色疗法活的博物馆、适宜技术的集散地

自2009年以来,广东省中医院共举办了10届杏林寻宝,累计梳理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327余项,实地走访178项,共有103项上台展示。10年来,形成杏林寻宝相关专著62部,相关课题研究102项(其中省部级课题42项,厅局级课题35项),累计获得经费1136万元,发表相关论文151篇。

广东省中医院各临床科室根据各自专科特长及诊治范围将特色疗法及单方验方全面推广。如传统疗法中心开展的“蜂针”疗法,每年达到4000多例;针灸科开展的“飞针”疗法,每年达到1000多例;骨科开展的“悬吊正脊”“畅气通络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特色手法,每年达800多例。种种举措,使寻来的民间瑰宝能够在广东省中医院放光溢彩。

实践证明,传统疗法越来越受到百姓们的青睐。以广东省非遗“天灸”为例,每年就吸引了逾30万群众到广东省中医院贴药,该院“膏方节”已开展9年,数万人次服用过省中医院的协定膏方。大约每年有超过30%的患者获得了传统疗法的服务,中医特色疗法的繁荣正为中医院的发展与造福人民群众,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创新而不泥古的神奇针法

【切脉针灸】

脉象和针灸有着怎样内在的联系?献宝人俞云的切脉针灸是基于经典中医理论中的遍体脉诊进行针刺,该诊法很少有人使用,是经典中医诊断的活化石。该疗法在遍体脉诊的基础上,对各经的阴阳逆顺、气血虚实状态进行补泻操作,发展了金补银泻的创新针法,完成了一套规范化针灸诊治流程,在肿瘤等疑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卓著的疗效。该疗法发煌古义,融汇新知,对其他多种针法体系也有相当的兼容,是可以推广和复制的一种针灸临床适宜技术。

 

【合群针术】

献宝人刘合群带来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合群针术”,该疗法通过全身触诊,探查整体应力结构失衡,然后通过针术的调整,恢复应力的平衡,并创立“力网理论”作为该诊疗技术的指导纲领。该疗法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创新,特别是以腑治脏的针刺思路,非常少见。在临床实践中,对哮喘和高血压等具有可观的疗效,值得挖掘、研究和推广。

 

【无极针法】

献宝人李长俊带来的无极针法,是传统针灸学和导引学充分交融的成熟技术。内容有飞龙针法、五气朝元、继天立纪等系统针法方案。术者通过调息、凝神、守气对于患者的形、气、神进行综合调治,配合患者的意念导引,强调患者要有气感沿任督运行,同时术者通过针刺加强真气的运行,是针法与气功导引相结合的典范,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传承与发扬古老砭术——铜锤疗法

中医治疗方法除了针、灸、推拿以外,还有多种外治方法,砭法就是其中之一,砭石为《内经》时代屡屡提及的重要治疗手段,后世以针石并立,而针法渐昌,石法渐衰。经过千年的演变,砭法的发展又将以什么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杨氏家传的铜锤疗法起源于明朝末年,当时医工运用药杵敲击之法,便可迅速解决军中将士感染风寒之症。杨森作为铜锤疗法的传人,他使用圆柱形的铜质工具,采用“点、按、刮、擦、打”等五种基本手法,发挥传统砭法的优势,以中医整体理论为基础,外调筋骨皮,内调脏腑气,对于疼痛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值得在临床运用推广。

 

独具一格的诊法——阿是穴法

阿是穴又叫天应穴,这是传统针灸学活泼灵动的治疗思想的最佳体现。阿是穴本身是疾病反映点,也是治病的最佳着力点,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

献宝人兰吉瑞,他发现了阿是穴内部更深的内涵,在传统探查阿是穴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探查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推拿按摩的方法,对受术者阿是穴进行调整,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法的特别意义在于进一步细化了阿是穴的诊察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在针灸推拿等外治技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中医原创诊法的创新——

医用指纹学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现代中医学人在研读古代经典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掘特殊的诊法,把理论结合临床实际进行了极富创新性地推进,使得望诊技术得到新的拓展。

指纹,这个跟随人体一生的信息载体,不仅是生物个体识别的渠道,也是医学体质鉴别的手段,它与医学的结合又会产生什么新的发现呢?

献宝人吕士选通过对人体指纹信息进行采集、标记、分类和比对,获取指纹图形的统计学规律,从而指导相关疾病的预警以及优生优育策略。建立指纹库,积累更多的病例资料,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推进指纹图形的深入研究对于准确研判体质差异,针对性地选择中医治未病干预措施等,将会具有积极的应用前景。

 

强身健体的导引功法——

综合八段锦

导引按跷是《黄帝内经》中盛赞的治疗手段,一直在中医康复和治未病领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医导引流派和多种多样的运动养生功法,甚至流传到海外,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原北京西苑医院的李文坤医师,长期旅居日本,始终不忘弘扬祖国传统医学。多年来,他研习各种版本的医学气功功法,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整合了一套综合八段锦。它与我们常见的八段锦相比又有何独到之处呢?

献宝人李文坤的综合八段锦是在传统导引功法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度扩展,整理而成的包括立式、卧式、坐式在内的系统性功法。特别是其中卧式八段锦分为仰卧、侧卧、俯卧三种卧姿,通过抻筋拔骨等动作与心意、呼吸的密切配合,达到身心调治的目的。该疗法在中医临床机构的住院患者中具有较为实用的推广价值。

文字:李雪        摄影:吴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