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史话

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史话 >> 中医史话

病入膏肓

2018年11月30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病入膏肓

2018-10-08 健康报


  《左传·成公十年》中记载了一则关于晋景公姬獳生病的故事。原文写道:“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事情是这样的:公元前583年,晋景公病了,原因是晚上做了一个梦。梦里,一个人要向他复仇。晋景公被吓醒,从此一病不起。当时秦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医生叫“缓”。晋景公为了治好自己的病,便派人去请医缓。


  在等待医缓到来的时候,夜里晋景公又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两个小孩子,一个说:“我们怕是要完了,医缓要来给他治病了,医缓高明的医术一定会害死我们的。”另一个小孩子说:“别怕,我们可以逃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去,在那里医缓一定没办法的。”


  医缓真的来到了晋国。在见过晋景公后,他很无奈,告诉晋景公的病已经非常严重:“您的病位在肓之上,膏之下。如果我用针灸的方法,攻邪不下。如果用汤药的方法,药效不达,不能再医治了。”


  这便是成语“病入膏肓”的出处。这个成语原本表示病情特别严重,无法医治。后来引申为比喻事态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那么,“膏肓”到底指的是哪儿呢?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 “膏”,“肥也,人脂”;“肓”,“心下膈上”(此处为互文,“心上膈下”也可以)。然而,在中医权威著作《黄帝内经》中,没有“膏”和“肓”同时出现的地方。


  中医针灸中,“膏肓”是一个穴位的名称。对于“膏肓穴”的最早阐述出自唐孙思邈的《千金方》,书中这样描述:“膏肓穴,无所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昔秦缓不救晋侯之疾,以其在膏之上肓之下,针药所不及,即此穴是也。时人拙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难遣。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无疾不愈矣。”


  由此可见,“膏肓”也许是一种疾病的名称,或者代指一个人体部位,或者它只是人体上的一个穴位。现在针灸学中,“膏肓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肺痨、盗汗、健忘、遗精、羸瘦等。在日常养生保健中,可以对膏肓穴进行艾灸。一般采用艾条灸,灸10分钟~15分钟,皮肤温热微红为宜。历代医家多认为,本穴具有补益虚损、调养心肺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