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中医知识

中医知识传播

2011年04月07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中医知识传播

 

 

 

  一、传统中医脏腑、经络概述

脏腑是人体内脏之总称,分为六脏六腑两大类

六脏是肝、心、脾、肺、肾、心包;六腑是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脏的功能是产生和储藏精气,其特点是:“藏而不泄”;六腑的功能是腐熟水谷(消化)、泌别清浊(吸收)、传化糟粕(排泄),其特点是“泄而不藏”。

脏腑之间在功能上是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的,脏腑之间又有表里配合的关系,通过各自所属的经络取得联系。

经络是人体营、卫、气、血运行的途径,十二脏腑有其所属二十条经脉,六脏属阴经、六腑属阳经,这些经脉分别走向上肢、下肢、头面、躯干,与体表五体七窃相连,构成经脉循环系统,使人体构成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

 

  二、十四经脉(经络)

 

上述已述经络是人体营、卫、气、血运行的途径。经为干线,络为分支,经与络纵横交错,互为沟通,经络又泛称经脉。

经有正经、奇经两类。正经十二条,所属十二脏腑;奇经有八条,即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奇经八脉中,只有任、督二脉各有专穴,所以任、督两脉又与十二正经并称为十四经脉。

经络的循行和分布各不相同,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任脉行于胸腹,督脉行于背脊。

 

  三、经穴(穴位根述)

 

经穴或叫输穴或穴位,是经络脏腑之气转输和聚集于体表地方,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也是针灸治疗施治的特定部位。

经穴由古代医家逐步发现积累而成,至清代记载有361个穴名,其中单穴52个,位于任、督两脉,躯干前后中轴线上;双穴左右对称,有309个×2,位于十二经脉。

穴位按其位置所在分为三类。分布在十四经脉上的穴位称:“十四经经穴”;未在十四经脉上的称“经外奇穴”,它是从阿是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过阿是穴无一定位置,而经外奇穴已历经实践,证明有个特殊疗效后,有了固定的位置(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认定奇穴48个);第三类是“阿是穴”,又称“天应穴”,它没有固定位置,以痛处为穴,何处痛,即在何处施治。

 

  四、传统中医诊断、治疗辩证

 

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原因不外乎阴阳失调,即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异常。传统中医根据阴阳、脏腑、经络学说,运用四诊(望、问、闻、切),以六淫辩证分析病因,以八纲辩证诊断病情,而确立治疗方案,采取中药、针灸等治疗措施,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之阴阳趋于相对平衡,达到治疗目的。

1、六淫辩证

中医认为致病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外因“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过甚,病邪入体;二是内因“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精神心理因素过甚诱发病邪;三是内因外因效错的“饮食劳伤”,即饮食不当、营养不济、过劳过逸、房事频繁、大伤元气,都是致病因素。

关于六淫辩证详述如下:

风:春天主气,风邪伤表、流涕、鼻塞、发热、头痛,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风入经络,肢关节痛,麻木不仁,多见风湿性关节炎。

寒:冬天主气,寒邪是阴邪,伤人阴气,多见寒伤,疼痛症。寒邪伤表,多见感冒;寒邪伤里则恶寒战憟,麻木冰伤。

暑:夏天主气,是一种热邪,致病表现为热症,病多夹湿。如中暑、暑热、暑湿,多见夏季毒性感染,肠胃消化功能症状。

湿:初夏黄梅季节主气,湿为阴邪,阻遏阳气,湿困卫表,伤寒初期;湿滞经络,并节肿痛,固定不移,多见风湿性关节炎;湿毒浸淫,多见湿疹、脓疮、足癣、白带。

燥:燥邪多发于秋天干燥季节,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

火:邪有由外而入外感之火,由内而生内伤之火,如情志过度兴奋。多见于热性病,如高热、目赤、尿赤、下血和外科化脓性中毒症状。

2、八纲辩证

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辩证纲领,是传统中医诊治疾病、辩证施治的基本法则。

表里:鉴别病变部位深浅的两个钢领。病变在皮肤、肌肉、经络的属表证;在脏腑的属里证。

寒热:鉴别病变性质的两个纲领。因阴寒性质的病邪引起的机能活动减退的证侯属寒症;阳热性质病邪引起的机能活动亢进证侯属热症。

虚实:鉴别病邪和人体正气(抗病机能)之间盛衰的两个纲领。虚证正气不足,多见慢性病;实证病邪亢盛,多见急性病。

阴阳:阴阳学说是阐述生理、病理、辩证、治疗的说理工具。

阴阳是八纲的总纲,又是八纲的组成部分,一般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证;里证、寒证、虚证属阴证。

 

 

 

 

本站编辑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