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保健 >> 综合保健

中医四季养生

2011年05月20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选自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养生小常识》

 

 

 

春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此时多风,气温升高,乍暖还寒,养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身心调节舒畅

春季人应该保持情志舒畅、豁达,心胸开阔,情绪乐观。切忌孤坐独居,自生郁闷。起床后可适当穿着宽松衣服,以舒缓形体,使气血流畅,神情怡然。

顺势温补升阳气

春季阳气升发,呈现向上、向外舒展的趋势,人体应与自然相应,顺应春升之气。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因此,要多吃些温补、生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大蒜等,可适当配些清解里热、润肝明目的食物,如菠菜、芹菜等。另外春季不宜多食酸性食物。

春天莫贪睡

春天容易犯困,但也不宜起得太晚,应晚睡早起(相对于冬季而言),每天的睡眠时间保持适当。

春天捂一捂

春季早晚温差较大和冷暖多变,对血管收缩调节功能要求较高,所以心脑血管病变在春季容易发作,如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等。因此,这类患者应特别注意适应气温冷暖的变化。

此外,春季也带来了花粉过敏症,可表现为支气管哮喘、鼻炎、过敏性皮肤病等。因此过敏体质的人,春天要尽可能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可服用祛风抗过敏的中药进行调护预防。

春季防传染病

春天气温上升,细菌、病毒随之繁殖生长,流行性、感染性疾病发病增加。所以要随时注意避开此类邪气。避免到人多拥护的公共场所,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用食醋熏蒸消毒。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盛夏时节气候以高温、低压、潮湿、多雨为主要特别。

夏季防暑邪

夏季被人们称为“苦夏”。身强体壮的人在连日高温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睡不好、吃不香、无精打采等现象。对此,要保持神清气和,做到“心静自然凉。”

夏季暑热外蒸,人体毛孔开放,最容易受风寒侵袭,因此,晚上不宜在室外乘凉过久。夏季的饮食应以清淡爽口、具有清扫祛暑功效的食物为主,如鲜藕、丝瓜、冬瓜等。年老体弱者应少吃油腻食物、生冷瓜果、冷饮等。

长夏防湿邪

一般来说,当气温高于25℃时,人们感到舒适的湿度为30%。长夏由于湿气太重,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容易发生胃肠炎等。为此,要保持居室干燥,勤换衣物,可以多吃薏苡仁、莲子、绿豆等清热利湿的食物。

锻炼要科学

夏季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不但伤阴气,也易损阳气。可适当饮淡盐开水或绿豆汤,切不可大量饮凉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

注意保阳气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就是告诉人们夏季要保护阳气。另外,夏季由于人们久处空调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可能出现头痛、面神经痛、腰痛、下肢酸痛、乏力、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肠疾病,严重者会出现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这就是“冷气病”。中医认为,在夏天人体应顺应暑热外散之性,而空调温度过低则会使腠理闭塞。

因此,室外的温差不宜太大,以不超过5℃为好,室内温度不低于25℃。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关节炎等慢性病的人,不要长期待在冷气环境里。

 

秋季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阳气以收敛为主。立秋至处暑,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

秋天要防燥

秋天宜吃些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以防止干燥的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如百合、蜂蜜、牛奶、梨、莲子等清补柔润之品。秋季早餐尤宜食粥,可和中、益胃、生津。中医学认为,“晨起食粥,推陈出新,利膈养胃”。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不同的粥食用,如百合红枣糯米粥滋阴养胃、胡桃粥润肺防燥、甘菊枸杞粥滋补肝肾等。

秋季冻一冻

秋季昼夜温差变化大,应注意及时增减衣服。人们常说的“秋冻”就是说虽然天气转凉,但衣物的增加也要适当,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扣得太严。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可顺应自然界收敛之气,给身体一个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以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逐渐适应冬季寒冷气候。

秋高气爽户外游

在经历了炎夏的闷热后,秋季的凉爽让人们感觉格外舒适,正是户外运动的大好时机。我国自古就有“重阳登高”的传统。在北京,很多人秋天爱去香山看红叶。的确,登山对身体健康者来说是秋季户外运动的不错选择。

 

冬季自然界草木凋零,冷冻虫伏,是万物闭藏的季节,此时以气候寒冷为特点。

冬季要温补

在冬季,饮食宜选用温补的食物进行调养,可以濡养全身组织,增强体质,提高人体防寒的。少食生冷及寒性食物,以免伤及阳气。

除加强饮食调补外,还可适当施以药补,如选用黄芪、党参、枸杞等。但注意不要乱补,最好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根据不同体质用膏滋调养。

户外活动要适度

冬天日照时间短,早晚寒气重,宜早睡晚起。早睡可保持身体温暖,以养身体阳气;晚起可避日出前之严寒,以养身体阴气,使体内保持阴平阳秘,免遭寒邪袭击。可选择步行、慢跑、气功、健身操等项目进行锻炼。

北京的冬天早晨气候寒冷,所以晨练不宜太早,以太阳初升为宜,以身体微热不出大汗为度。尤其在市区,清晨的空气中往往污染物尚未散去,过早外出锻炼很有可能引起体质较弱的人生病,如果本身就有慢性病,这一习惯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