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中医知识

邪气脏腑病形(选自《黄帝内经》下卷灵枢篇)

2011年06月23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邪气脏腑病形

 

 

 

 

——选自《黄帝内经》下卷灵枢篇

 

 

 

 

 

 

 

黄帝问岐伯说:邪气侵犯人体的情况是怎样的?岐伯说:邪气侵犯人体的部位有上有下。

黄帝又问:部位的上下有一定的常规吗?岐伯说:上半身发病,是受出错寒等外邪所致;下半身发病,是受了湿邪所致。这是一般情况。所以说,邪气侵犯人体,发病没有固定的部位。例如邪气伤了阴经,也会流传到属阳的六腑;邪气侵犯了阳经,也可能就在本经的通路上发病。

黄帝说:经络虽有阴阳之分,但都属于整体的经络系统,内连脏腑,外络肢节,上下会通,经脉与络脉相互贯通,如环无端。外邪伤人,有的侵袭阴经,有的侵袭阳经,部位或上下,或左右,没有固定的地方,这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手足三阳经,都会聚于头面。邪气中伤于人,一般都是乘正气虚弱之时,以及在劳累之后,或者饮食汗出,腠理开泄的时候,都容易被邪气侵袭。邪气侵袭了面部,会沿着阳明经脉下传;邪气侵袭项部,则沿太阳经脉下传;邪气侵袭颊部,则沿少阳经脉下传,邪气侵犯了胸膺、脊背和两肋,也都分别在阳明经、太阳经、少阳经所过之处发病。

黄帝问:邪气侵入阴经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岐伯说:邪气侵入阴经,通常是从手臂和足胫部开始。臂与足胫部内侧的皮肤较薄,肌肉比较柔软,所以身体各部虽然同样受风,而仅仅损害这些部位的内侧。

黄帝又问:这种邪气久留能伤及五脏吗?岐伯说:身体感受了风邪,不一定会伤及五脏。因为邪气侵入阴经时,若五脏之气充实,邪气就不能入里停留,而还归于六腑。所以外邪侵袭于阳经,能在本经上发病;外邪侵袭于阴经,能溜注到六腑而发病。

黄帝说:邪气侵犯人体而伤及五脏是怎样的?岐伯说:愁忧恐惧等精神因素能伤心。形体受寒与吃寒冷的包含能伤肺,因为两种寒邪同时感受,皮毛与肺都受损,所以发生咳喘等肺气上逆的病变。如跌仆堕坠,瘀血留于内,又因大怒,肝气上逆,瘀血阴滞于胁下,就会伤肝。如因击仆损伤,或醉后入房,汗出当风,就会伤脾。如用力再重,再加过劳过度,或出汗后浴于水中,就会伤肾。

黄帝说:五脏为风邪所伤是怎样的?岐伯说:一定要脏气先伤于内,再感外邪,在内外俱伤的情况下,风邪才能内侵入脏。黄帝说:你说得很好!

黄帝问岐伯说:头面和全身各部,都是由筋骨支撑和联系的,同样是由于气血的循行以供给营养的。但当天寒地冻,滴水在冰的时候,突然受到了寒冷,可以手足麻木而不灵活,可是面部却不怕冷,不用衣物覆盖,这是什么缘帮?岐伯回答说:人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脉的血气,都上注于面而走七窃。它的精阳之气,上注于目而能视物;它的旁行之气从两侧上行于耳而能听;它的宗气上通于鼻而能嗅;它的谷气从胃上通唇舌而能辨别五味。而各种气所化的津液都上行熏蒸于面部,而面部皮肤较厚,肌肉也坚实,所以虽在极寒冷的气候中,也能够适应。

黄帝说:病邪侵犯人体,发生的病态是怎样的?岐伯说:虚邪伤人,病人恶寒战栗;正邪伤人,发病较轻微,开始只在面色上有点变异,身上没有什么感觉,像有病又像无病,像邪已去又像留在体内,或在表面有些轻微表现,可又不明显,所以不容易知道它的病情。黄帝说:很好!

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观察病人气色的变化而知道病情的,叫做明;切按脉象而知道病情的,叫做神;询问病人而知道病的部位的,叫做工。我希望了解为什么望色能知道疾病,切脉能知道病情的变化,问诊可了解疾病的所在,其道理究竟何在?

岐伯说:病人的气色、脉象、尺肤都与疾病有一定的相应关系,犹如桴鼓相应一样,是不会不一致的。这也和树木的根本与枝叶一样,所以根本衰败,枝叶就枯槁。诊病时要从色、脉、形肉全面观察,不能有所偏废,所以知其一仅仅是一般医生,称为工;知其二是比较高明的医生,称为神;知其三才是最高明的医生,称为神明。

黄帝说:我希望全面地听你讲讲这个道理。岐伯回答说:一般疾病,色脉是相应的,出现青色,是弦脉;红色,是钩脉;黄色,是代脉;白色,是毛脉;黑色,是石脉。若见其色而不见其脉,或反见相克之脉,主预后不良;若见到相生之脉,虽然有病,也会痊愈的。

黄帝问岐伯道:五脏发生疾病,它的内在变化和所表现的症状,是怎样的?

岐伯回答说:要首先确定五色,五脉与疾病相应的情况,则五脏所生的疾病就可以辨别了。

黄帝说:气色和脉旬已经确定了,怎样来辨别五脏疾病呢?

岐伯说:只要诊查出脉象的缓、急、大、小、滑、涩,则病变就可确定了。

黄帝说:诊查的方法怎样?岐伯说:脉象急的,尺部的皮肤也紧急;脉象缓的,尺肤也弛缓;脉象小的,尺肤也瘦小;脉象大的,尺肤也大而隆起;脉象滑的,尺肤也滑润;脉象涩的,尺肤也枯涩。以上脉象与尺肤的变化,是有轻重不同的。所以善于诊察尺肤的,不必等待诊察寸口的脉象;善于诊察脉象的,不必等待观五色,就可知道病情。假如能将色、脉、尺肤综合运用,就可使诊断更正确,称为上工,上工可治愈十分之九;如能运用两种诊察方法,称为中工,中工可治愈十分之七;若只能用一种诊察方法的,称为下工,下工仅能治愈十分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