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政策法规 >> 中医法规

关于印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省级基地建设标准的通知

2011年08月16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基层常见病

 

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省级基地

 

建设标准的通知

 

 

 出处:医政司

国中医药医政发〔2011〕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做好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工作,确保项目取得实效,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方案》的要求,我局组织制定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省级基地建设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局医政司。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省级基地建设标准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省级基地(以下简称省级基地)是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方案》,由中央财政给予专项补助经费,专门面向基层开展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的基地。
    省级基地是国家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的枢纽,也是各省(区、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龙头。省级基地一般设在省级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基地所在省级中医医院共同建设。
    一、组织管理
    (一)成立省级基地工作领导小组,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分管医政工作的领导和医院主要领导共同任组长,医院分管院长任副组长,相关行政科室和临床科室负责人共同参与,负责组织实施基地建设,研究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专门行政科室和人员具体负责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二)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省级基地共同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纳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相关工作方案及时报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
    (三)设立专项经费,并作为经常性支出项目列入医院年度预算。
    (四)制定严格的基地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逐级落实到位。
    (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评价考核制度,进行年度考核,保证教学质量。
    (六)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指导组,用于指导开展本地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二、基本功能
    (一)网络视频能力。
    1.有使用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适宜技术推广示教室,并配备一定的设施设备(设备清单见附表)。
    2.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功能齐全,对上连接全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视频终端,对下连接本地区县级基地,能够开展远程培训、远程会议、远程会诊、远程示教等,并能够在本地区相对独立使用网络视频功能。
    3.能够将网络视频功能扩展至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条件的地区可扩展至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临床带教能力。
    1.根据省级、县级培训实际情况,建立相对固定的从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省级师资库(师资以基地所在医院为主,所有师资均要与基地签订相关合同和协议),专业领域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骨伤等,每个专业至少有1名副主任以上医师;每人至少参加过1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省级师资培训班,接受两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并在临床中熟练应用。
    2.至少确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骨伤等专业临床实践科室,各科室均有专门办公场所,临床带教制度健全,具备临床带教能力。
    (三)筛选评价能力。
    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筛选评价制度,能够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以及验方、秘方等进行筛选,开展安全性、有效性、适用性评价,将成熟的中医药技术转化为适宜技术进行推广。
    三、主要任务
    (一)推广适宜技术。
    通过视频网络推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系列丛书所列中医药适宜技术。
    1.第一册主要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西医人员,第二册主要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人员,基地可结合本地区疾病谱,编写教程和课件,由本基地师资通过网络视频集中授课推广,第一册授课每年不少于20个学时,第二册授课每年不少于40个学时。
    2.第三册主要针对县级及以上中医医院中医人员,一是由全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视频终端统一授课;二是结合本地区疾病谱从第三册中选择确定本地区重点推广技术,由本基地邀请技术持有人或起草人对本地区单独授课,每年不少于5项。
    3.民族医药管理部门按照本民族医药的实际情况,由民族医药管理部门和省级基地共同选择确定本地区重点推广的民族医药适宜技术,并参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系列丛书起草本地区《民族医药适宜技术手册》。
    (二)培训县级师资。
    通过临床带教等方式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县级师资培训工作。省级基地应制定县级师资培训规划,用3年时间为每个县级基地培训8名县级师资,每个县级师资至少临床实践30天以上、轮转2个专业。
    (三)指导和评价县级基地建设。
    1.负责指导县级基地建设和业务开展,并每年派出省级师资赴各县级基地进行业务指导、临床带教,每个县级基地不少于5个工作日。业务指导、临床带教可与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和社区相结合。
    2.受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委托,负责指导和管理县级基地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连接、使用。
    3.受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委托,具体承担县级基地建设信息收集、项目评价等工作。

 

附表.doc
文件类型: .doc d3e6e124c1c4bc816af8d8b0f0d87eda.doc (40.50 KB)


 
 

 

二○一一年八月四日